永仁“幸福里”社区:各民族互嵌式家园

日期:2023-1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云南政协报 魏溦点击:3287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什么是幸福?

有一个住处遮风挡雨,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有一个寄托心里安定......

这个问题在永仁县变得很简单,答案是“我们就住在幸福里!”怀着对答案的好奇,记者随调研组走进永仁县莲池查利么“幸福里”社区,探寻该社区的“幸福密码”。

“幸福里”社区名字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通过劳动实现生活幸福,这与“幸福里”名字背后的意义十分贴切。而“幸福里”建设的初衷是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

由于近年来,楚雄州永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目前各种林果种植面积已达53.6万亩,农民人均达7.8亩,随着一大批果品企业落地,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解决“三难”问题,楚雄州委统战部结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全面实施“枝繁杆壮工程”“润土培根工程”“石榴红工程”,以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为推动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2022年11月,“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建设正式启动。永仁县利用闲置用房建设了面积2000平方米、能容纳400名务工人员的查利么“幸福里”社区。社区场所配备齐全,宿舍、食堂、洗澡间等等应有尽有,并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床单被褥、毛巾、香皂等生活用品。每周三的“百姓大讲堂”为务工人员们统一提供技术培训、普法知识宣讲、健康卫生讲座等服务,社区为务工人员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的务工环境。

“幸福像纽带链接两端,一端是村镇,另一端是企业。”永仁县“幸福里”社区副站长熊兴华介绍道,“十五分钟内‘幸福里’就可以帮助一名村民解决就业。”社区实现“以产聚人、以人兴业”融合发展,形成各族群众留得住、能融入、得发展的“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新家园,闯出了一条各族群众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幸福里”社区逐渐走出了永仁,社区服务辐射周边多个县市,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慕名而来,奔赴“幸福里”。“幸福里”模式得到多位省领导的肯定,今年7月,“幸福里”社区被楚雄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楚雄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实践基地”;9月,被命名为“永仁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功入选“全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第六批先进典型”案例。

“幸福里”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打造“幸福里”社区成为这次探寻之旅的最后一步。“‘幸福里’的成功关键在于打造互嵌式发展模式,各民族互嵌式融合发展打造‘石榴籽家园’。”永仁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杨永祥详细解密了永仁县的“幸福密码”。

打造“幸福里”模式要强化统筹协作,共推共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主阵地,加强党建引领,将民族工作“实体化”,加强民族互嵌发展宣传主阵地建设,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助力强产兴企,夯实各民族互嵌共事平台,采取“国投公司+劳务公司+基层党组织”模式,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搭建党委和政府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劳务平台。深化跨域合作,打造各民族共同就业创业大格局,加强与周边地县、劳务企业沟通对接,探索两地用工合作机制,建立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两地用工高峰时段人力资源互补,进一步促进州域内民族互嵌融合。

截至目前,永仁县“幸福里”社区共吸纳产业工人2351人,吸引返乡人员就业960人,脱贫劳动力541人,累计为企业提供用工12.8万人次,累计发放务工人员工资1750万元,为务工人员实现每人每月4500元创收。现如今,“幸福里”模式已经遍地开花,永定镇、猛虎乡、云龙芒果基地3个可容纳1600人的新“幸福里”社区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幸福里”将奏响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