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探析

日期:2023-03-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武定县委统战 部 罗永安点击:8666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评语:该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入手,内在要求的“四个意识”立论科学有据,具有信服力;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立足于客观存在现实,分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怕,路径方法的几条措施既能解决一些瓶颈问题又能给人以有益启示,通篇贯彻着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勇气,是一件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的创新成果。

(评审组成员:楚雄州社科联《楚雄社科论坛》编审  文有贤,楚雄州文联《金沙江文艺》编审  刘兴祥,楚雄师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单江秀,楚雄州委党校《彝州论坛》编辑  杨晓艳,楚雄州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  杨春华)

(此文获2022年度楚雄州统一战线“调研成果一等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国家战略目标、民族整体发展前景、各民族和个人前途命运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在价值认同中形成全民族共同的归属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基本情况

武定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县域国土面积3322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136个村(社区)157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8.2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傈僳、苗、回、傣、哈尼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98万人,占总人口的56.79%,其中:彝族9.02万人,占总人口的32%;傈僳族3.27万人,占总人口的11.62%;苗族2.57万人,占总人口的9.13%;傣族8058人,回族1122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教并存,信教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8.6%。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融,凸显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特殊性,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

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

(一)铸牢命运共同体意识。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缔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历程。近现代各民族精诚团结、救亡图强,推翻“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心之所盼,各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进。无论古今,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始终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同呼吸共命运。

(二)铸牢政治共同体意识。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它不仅为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所推崇,也是各少数民族政权遵循的理念。当今社会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要进一步强化政治认同,认识到只有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从而结成牢固的政治共同体。

(三)铸牢社会共同体意识。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动员、亲自指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领导各族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重大成果。不分民族,不论地域,每一个人都选择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所有社会力量共同凝聚,形成责任共担、利益相连、命运相依、价值共通的社会共同体。

(四)铸牢文化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作为“四个自信”的有机组成,文化自信被认为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的认同就是文化认同,各民族经过交往交流交融,书写出一幅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画卷。从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御外来侵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铸就了“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辉煌篇章。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挑战

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多重挑战。

(一)民族分裂势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破坏。境外民族分裂势力一直未放松对民族地区的渗透,通过秘密传播非法宣传品、利用互联网和境外电台宣扬散播分裂思想的公开手段,利用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差异,散播分裂思想,蓄意制造民族隔阂、挑起民族矛盾,达到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政治图谋。尽管对民族分裂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民族分裂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威胁依然严重。

(二)宗教极端势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构。民族地区具有民族宗教相互交织的特点,宗教思想对信教群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在信教群众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时期以来,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通过歪曲宗教教义、宣扬宗教极端,蛊惑、煽动信教群众组织、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以“是否信仰宗教”为标准将各族群众割裂为“我们”和“他们”,不择手段地推动所谓“宗教教义”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干预,并向文化教育领域进行渗透,妄图以此为标准“规制”世俗生活,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信教群众敌视国家、社会,削弱和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西方政治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冲击。境外各类社会思潮交织激荡,不断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以文化多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政治思潮在不同程度地解构着人们的原有价值观。对 文化多元主义的“热炒”,极易引发某一民族的利益大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错误认知,刺激了“多元”、削弱了“一体”,侵蚀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一度在社会层面“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杀、歪曲历史事实,丑化、抹黑英雄人物,否认和肢解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破坏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目的 。

(四)狭隘民族意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危害。狭隘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本民族的重要贡献和中心地位,而忽视其他民族的地位和作用;片面放大本民族的优越感,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对其他民族的疏离感、排斥感,在行为上拒绝与“他者”交往交流,拒绝融入主流社会,固守自身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 场化的不断深入,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显著增强,但囿于宗教信仰、语言沟通、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在观念上、思维上一时难以适应城市生活、现代文化及市场竞争压力,融入难度加大,在心理上产生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负面认知,反而强化了其思想意识的封闭性和排 他性,削弱了与其他共同体成员的联系纽带。

(五)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带来的利益差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民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大短板和弱项,产业结构不优,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尽管党中央出台多项力度空前的综合支持战略,实施脱贫攻坚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但实现民族地区均衡发展绝非一朝一夕。现实差距极易动摇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基础,造成心理落差、滋生消极懈怠情绪,侵蚀其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方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在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继续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一)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形成治理合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

2.继承和发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深刻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十二条宝贵经验,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对这十二条宝贵经验深刻学习和领悟,把握好每一条经验的内涵实质、精神要义,针对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用准、用活这些宝贵经验,深刻把握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血脉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3.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民族意识深刻影响民族认同指向和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引导各族群众将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不能将本民族意识凌驾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上,才能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才能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各族群众牢记无论是哪个民族群体的成员,首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引导各族群众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中华民族身份放在第一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坚决摒弃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努力消除“两种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不利影响。

(二)在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曾经一段时期,一些地区发展重物质轻精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认同建构关注不够,导致经济虽然发展了,民生得到改善了,但“五个认同”却没有得到相应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极具深刻意义,充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不单单是要解决物质层面问题,更要解决精神层面问题,将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紧密结合、一体推进。

2.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民族工作中的一些支持政策考量侧重因素是民族身份,此类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民族身份考量的支持政策由于边际效应,政策效益达到一定临界点以后会逐步递减,甚至带来了强化“民族边界”、单一民族意识、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负面效应。强化区域因素、淡化民族因素,与时俱进,修正完善刻意以单一民族身份为导向的支持政策,让支持政策朝着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精准有效、更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方向发展完善。

3.提升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既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民族地区现代化要协调发挥好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既有利于提高国家支持政策的效益,也有利于提升被支持地群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被支持地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势、自身比较优势,激发各族群众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潜力。以改革开放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重提升造血能力,在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清晰而深刻地指出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基因”,只有中华文化得到发展,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发展,要引导各族群众坚决抵制虚化窄化中华文化以及将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错误思想,从内心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2.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丰富“四史”学习的载体,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革命先烈故事,讲好国家功勋荣誉获得者、时代楷模等先进模范的光荣事迹,用先进事迹、伟大精神感染人、塑造人。发挥线上媒体和线下媒体的特点作用,制作播出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群众爱听爱看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让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成为人们学习“四史”的重要媒介和窗口,通过“四史”学习增强各族群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共有精神家园意识。

3.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一些地区由于受传统观念、宗教等因素影响,生活方式还存在许多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地方,阻碍了自身生活质量、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妨碍了与其他民族成员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学校、社会、家庭文明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逐步改变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身文明进步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陋习,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

(四)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把“增进共同性”、 促进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作为主线和方向,坚持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增进共同性的同时,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但又不固化差异和强化差异。

2.推动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充分结合不同民族、 不同地区实际,结合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点,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方位嵌入作为统筹城乡建设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前谋篇布局,在产业规划、集贸市场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社区文化活动,引导不同民族相互嵌入,带动经济、文化、心理等全方位嵌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引导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在处理矛盾纠纷中淡化民族意识,是什么问题就按照什么问题解决,促进不同民族邻里关系和睦和谐,积极营造各民族互帮互助、全方位嵌入的环境氛围。

3.深入持久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不但要关注“民族团结”,而且要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共同进步。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互帮互助的公益活动、基层治理的公共活动等来丰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自媒体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增量作用,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内容生动活泼、不受地理空间限制等优势特点,制作播放更多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帮互助内容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视频短片,引导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网上对话、网上交流与合作。

4.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通过学习培训、集体研讨、业余自学、纳入主题教育等常态化途径,提升广大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通过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途径加强党员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党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教师队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内容的培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等内容,通过开展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升国旗仪式等活动,铸牢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开展多样性的纪念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爱国主义意识、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各族群众的正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才能得到各族群众的真正拥护,社会秩序才能平稳有序运行。无论涉及哪个民族,只要是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各级政府部门要坚决依法处理,在依法维护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中,加强党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通过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强化各族群众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感,引导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通常较为复杂,但同样需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来解决。高度关注涉民族因素的热点、敏感问题,对各类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及时做好风险研判,依法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和萌芽阶段。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的涉民族因素案事件,及时依法妥善、公平公正处理。将是否违反法律法规作为判断是非对错的基本标准,切不可将民族身份因素、宗教因素等作为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3.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对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论涉及哪一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理,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极少数蓄意破坏民族关系的,不论什么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绝不允许有法外之人、法外之地、法外之教。 对藏在幕后指挥、煽动的“两面人”“两面派”,要毫不留情、坚决依法予以打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群众利益。

回望历史,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