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的乡地处永仁县北部,位于金沙江畔的方山脚下,国土面积206平方公里,下设7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11370人,有汉、彝、傣、傈僳、回、白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61%。近年来,维的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2019年获得“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称号,2022年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年来成功创建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组”、30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政治引领。维的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一是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牵头抓总、亲自部署,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精神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二是深入开展政策理论学习培训。采取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族理论政策知识测试等形式,组织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三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乡23名公务员及参公管理人员中,少数民族干部有17名,占比74%。
(二)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全过程,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创共建氛围。一是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让“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思想植根于心。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抓引导。教育引导全乡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充实载体抓宣传。利用各类节日活动,大力打造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全乡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成功创建第十二批县级文明乡镇。
(三)推动共同发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嘱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积极构建农业打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提质增效显著,全乡种植板栗4.15万亩,产值突破1亿元;种植樱桃1.1万亩,产值6000万元;种植石榴6090亩,实现产值4000万元。2022年全乡种烟农户达531户,种植面积8400亩,实现产值3800万元以上。二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五个不摘”,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民生投入中突出教育优先,注重弱势群体。
(四)深化交流互鉴。一是推进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大力实施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是不断深化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实施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工程,全面持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三是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二、经验启示
(一)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自觉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引领全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二是结合党的学习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史学习,促进全乡各族干部群众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是加强民族领域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源头活水和智力支持。四是要有一支懂民族知识,会民族工作的干部队伍作为强有力支撑。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传统节日、户长会、大喇叭等基层的主要活动载体加强宣传。二是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2部,编演剧目5场次,编印民族政策学习宣传资料2.6万份,印发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倡议书1.1万份、宣传折页6000余份。三是积极抓好巩固提升工作。在其它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完善少数民族村组各类基础设,充分发挥建成村组的项目效益。
(三)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充分考虑不同民族、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式发展。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党群、政群、干群、社会和谐。特别是维的乡大保关落水洞村,每年4月中旬举办樱桃节系列活动,极大促进民族事业发展。